自动化类中心组开展“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中职课堂教学设计”主题教研 第二阶段现场作课和听评课活动
日期:2025-05-23 15:25:28  发布人:现代制造系  浏览量:0

微信图片_20250523111854

陈卓老师进行《自动化系统的“心跳”:定时器指令》课堂展示

微信图片_20250523111838

唐海燕老师进行《拆卸动力电池包》课堂展示

15e810e4c4dbbbe674f7c12338001ea.jpg

中心组成员多维度进行评课

微信图片_20250523111908

讲评课现场

520日,郑州市中等职业学校自动化类中心组分别在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和郑州市商贸管理学校顺利开展“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中职课堂教学设计”主题教研第二阶段现场作课和听评课活动。本次教研活动以“深化课堂思政融入,赋能教师专业成长”为核心目标,聚焦课程组织形式、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多个大维度,通过各个学校公开课展示、多维度评课研讨及教学反思总结,形成观摩到诊断再到提升的教研闭环,为自动化专业教师搭建了交流互鉴、协同成长的平台,助力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经过第一阶段的说课评选,本次现场作课采用“1+1模式”共呈现四位教师的公开课现场,四节课均打破传统教室边界,立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融入课程思政,采用新技术以及新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唐海燕老师融合虚拟仿真实训,进行课堂授课以及实训演示,陈卓老师实现软硬件联动调试,将定时器指令转化为生动的情景任务,帮助学生了解课程知识;周怡涵老师以标准化与工匠精神为内核,重构传统制图课堂;韩宜辰通过课堂展示带领学生学习计数指令的基本编程及应用,将讲解和练习融合到位。

课后,中心组各位成员开展评课,针对课堂组织形式、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板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等诸多方面进行评价,各中心组成员提出,课堂设计应该体现课堂评价,评价方式应该多元化,让学生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在课堂思政融入中,应该注意从实例出发,使抽象的思政元素可视化、具象化;教学手段应该再创新,积极运用前沿技术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手段创新性。

本次教研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质量的深度检验,更为本中心组引领各成员学校深化课程改革、强化思政育人成效提供了关键支点。未来,自动化类中心组将持续以“课堂革命”驱动“专业进化”,让自动化专业教育既有精密严谨的工业脉搏,更承载胸怀家国的匠者初心,为培养德技并修的新时代智能制造人才贡献更多力量。


核发:信息中心 点击数:0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20 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学校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伏牛路145号 邮政编码:450007
主办单位:郑州市教育局 软件厂商: 广州国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豫 ICP备 17017413-2号 公安备案号:41010202002175

统一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