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简报第十九期
  • 发布人:党政办公室
  • 时间:2021-07-28
  • 点击:251
  • 来源:


成立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安置点临时党支部


第一时间安置转移群众


服务转移群众用餐


全国各地救援物资不断抵达

濮阳市宋丽萍爱心志愿服务队为受灾群众免费提供包子


红十字会给避险群众培训抢救知识

组织避险小朋友做手工

连日来,郑州遭遇强降雨袭击,城区发生罕见的城市内涝,街道辖区内多处积水致使道路塌方、围墙倒塌,部分群众房屋受损。为全力确保辖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绿东村街道于7月20日深夜,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春节、办事处主任杨艺带领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共80余人,宣传引导绿东村1号院和常庄水库家属院等群众紧急转移,大部分群众转移至电子信息工程学校临时安置点。在绿东村街道防汛安置点临时党支部带领下,安置点党旗飘扬,党员冲锋在前,为523人次转移群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确保辖区受灾群众平安度汛,党性光辉在防汛战场熠熠生辉。

一是建立组织,筑牢堡垒。街道党工委第一时间在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成立安置点临时党支部,把支部建在防洪一线,为绿东村1号院、帝湖小区、中机六院、伊河路119号院、伏牛路196号院等群众做好安置工作。临时党支部由思源社区党委书记王淑亚同志任支部书记,共建单位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党政办主任杨燕敏同志任党支部副书记,社区党员及志愿者任党支部成员,让党旗飘扬在群众身边,在防汛最前沿筑起冲不垮的“红色堤坝”。

二是支部联建,保障生活。为确保群众能在安置点吃好、睡好、生活好,街道多方协调,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联系辖区合记烩面、方秀华胡辣汤等辖区单位送餐,并紧急联建单位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协调70余间学生宿舍,发放被褥230套、军大衣55件,解决了居民吃、喝、住等基本需要。在临时党支部的号召之下,各界志愿者踊跃参与,共招募到社区各界志愿者达99人次,包括市政府办公厅、中原工学院、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师生、颖河健步队、中机六院及绿东村街道、思源社区等社会各界志愿者。志愿者中有一只特殊的队伍,濮阳市宋丽萍爱心志愿服务队,队员多以60岁以上人员为主,他们自备面、肉、油等物资,志愿为受灾群众免费提供包子,连夜开始和面、备馅,每天制作3000个包子,提供给中原区各街道受灾严重地方,感动了无数个热血沸腾的受灾群众。

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志愿者分工明确,为受灾群众做好出入登记、分发应急物资、卫生清洁、消杀等工作。累计接收市政府办公厅、慈善总会、“民营企业垦荒人”、 山西晋中2青年、濮阳市宋丽萍爱心志愿团和社会人士捐赠物资1500件,为受灾群众提供了坚强的“后勤保障”。

三是多样活动,树立信心。为了缓解转移群众心理压力,临时党支部协调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在安置点利用多媒体教室组织受灾群众观看红色电影、小朋友做手工制作,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讲授应急自救技能等各样活动。各样活动极大缓解创伤情绪,帮助受灾群众筑牢“精神堤坝”,树立灾后重建信心,以饱满地热情投入到重建新家园中。临时党支部党员每天为群众播放红色影视剧及孩子们喜爱的动画片,安置点时时传出愉悦的笑声,一扫暴雨灾害带来的忧愁。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教师志愿者自发采购儿童手工玩具,为受灾儿童教授手工课,转移孩子们注意力,缓解心理压力。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来到安置点为大家讲授心肺复苏术等急救技能。由心理专家组成的志愿团队为转移群众开展灾后心理疏导。组织心理专家走进安置点与受灾群众“面对面”“一对一”交流,通过拉家常的方式询问群众灾前灾后生活情况与当前需求,向受灾群众普及常见灾后心理反应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学知识,引导大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互帮互助、同舟共济、共度汛期。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受灾群众安置过程中,绿东村街道防汛安置点临时党支部党员干部同辖区单位、众多志愿者一道在党旗引领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全体奋战在出入登记、分发物资、卫生清洁、灾后重建等工作中,与受灾群众共同渡过难关,汇聚成英勇抗洪、灾后重建、亲民爱民人间大爱。